投资者买理财产品也要考量风险承受能力

目前理财产品不再有保本保收益一说,投资在市场无风险利率之上,理财量风力任何收益提升都伴随着风险的产品承担。
熊锦秋
据统计,也考从10月末至11月15日,险承近8000只固收类理财产品有超过2600只净值下跌;截至11月16日,投资3万多只银行理财产品中有超过1万只最近一周出现负收益。理财量风力有投资者搞不清楚,产品当初认购的也考中低风险理财产品,怎么最近也亏呢?险承
理财产品要博取比银行存款利息高的收益,多少会投资债券;比如R2级理财产品,投资有80%左右资金投向了固定收益资产(主要就是理财量风力债券),此轮理财产品净值下跌,产品主因就是也考债券价格大幅下跌所致。
而最近债券市场之所以下跌,险承则是因为市场利率提高了。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通常被人称为市场利率,这个收益率基本等于无风险收益率,也是投资者起码的预期收益率。11月14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较前一交易日上行10bps至2.84%,这个收益率的高低,是由市场行为决定的,央行只能影响、而不能直接控制。
或许有人会问,为什么市场利率高了,债券市场价格反而下跌呢?这是因为,债券市场交易的债券都是已经发行完毕、票面利率已经确定不变的存量债券,市场利率提高,新发行的债券利率走高、对投资者吸引力更高,那么存量债券为了重新获得投资人的青睐,在债券交易市场就只能通过降低债券价格、变相达到提高收益率。反过来也一样,如果市场利率下行,那么已经发行的存量债券基于其约定的固定收益率,吸引力自然将提升,投资者愿意用更高价格来购买,债券市场将上涨。归而言之,在债券票面利率确定情况下,债券价格和市场利率往往呈现反方向变化关系。
这里不妨举个实例,国家开发银行2018年发行一只20年期的债券(债券代码018009),2038年到期,票面固定利率为4.39%。现在市场基本不会发行这么高票面利率且又有收益保障的债券了,可以想象一下,投资者现在想以当初100元的发行价买入面值100元的这只债券,肯定门都没有。事实上,11月18日该债券市价为115.781元,这个价格定位,投资者既考量了其票面利率,也考虑了其较长的到期日以及未来市场利率变化趋势等诸多因素。该债券在11月14日也下跌1.69%,在债市这个单日跌幅也算不小。
2018年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第18条规定,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,鼓励使用市值计量。市价法计量,所持债券要按市价估值来计算当日损益;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前的摊余成本法下,债券以买入成本列示,按照票面利率在剩余期限摊销,每日计提收益,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。
由于开放式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,债券市场下跌传导到理财产品净值上,客户看到净值大幅下跌,可能会引发巨额赎回压力,理财产品管理人为了应付大额赎回,或也只能抛售产品持有的债券,加剧债券市场下跌力度,形成负反馈。
投资者投资理财产品,虽然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也有债券,但与投资者自己购买债券或有一定区别,投资者自己购买国债可能会考虑债券的期限、到期日,会考虑自己能否持有到期;然而理财产品购买债券,或许不会考虑如此精细,且对于开放式理财产品,成千上万投资者并非铁板一块,可以全体统一行动决定持有债券到期,一些投资者随时赎回理财产品开溜、产品管理人再被迫赎回债券,使得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债市波动高度挂钩、且一定程度被即时固化,不像投资者个人可不问市场价格硬抗拿住债券、等待到期收获固定收益即可。
目前理财产品不再有保本保收益一说,在市场无风险利率之上,任何收益提升都伴随着风险的承担。投资者投资理财产品想获取比市场利率高的收益,就要有对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能实现、甚至赔本的思想准备。投资者应强化对理财知识学习,分辨各类资管产品投资策略以及相应的收益、风险,再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或风险偏好、理财需求等来审慎选择理财产品,只有明明白白投资,才能防范不测风险。
(作者系资本市场资深研究人士)
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特此说明。
相关文章
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1.7%,哔哩哔哩跌7%小鹏汽车跌超5%
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,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)2025-07-05-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大于60%。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董静怡 上海报道2022年7月12日,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开发布《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。规划提出,到2025年底,2025-07-05
- 央行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8.82万亿元,其中,住户存款增加10.33万亿元,比去年同期的7.45万亿元多增了2.88万亿元,创下了历史新高。与此同时,居民存款在人民币存款2025-07-05
- 炒股就看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受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拉动,锂电池装机量显著攀升,使得六氟磷酸锂供需的进一步趋紧。六氟磷酸锂价格的走高,直接带动了多家上市公司的业绩暴涨。7月13日2025-07-05
- 发布研究报告称,维持01024)“买入”评级,调整2022-24年收入预测至929/1146/1378亿元。公司22Q3业绩强劲,各项业务和平台流量保持良好增长,同时利润率持续优化。随着商业生态委员会2025-07-05
- 7月13日,北京市召开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周年新闻发布会。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获悉,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顾瑾栩介绍,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进一步强化“五子”联动,扎实做好重点项目落地、重点任务2025-07-05
最新评论